在美国读高中的寄宿生活,是番多么奇特的经历?

来火遍网络的《小别离》引发了社会对于低龄化海外留学的热烈讨论。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出于不同的考虑,选择将孩子在更早的年龄送出国读书。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报告显示,如今已有超过两万三千多名中国学生在美国高中读书,并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持续猛增。

 
在美国读高中的寄宿生活,是番多么奇特的经历?

 

 

 

 

这批14、15岁便告别家人故土、独自在异国他乡生活的孩子们在留学大军中也格外惹眼。“小留学生们”在海外生活中面临着来自语言文化、生活学习、心理成长等各方的挑战,而其中的住宿问题相信是很多家长共同担忧牵挂的。

 

我们常常看到留学生对他们的寄宿家庭有极高的评价,但对于我来说,在美国寄宿的生活却不是你所想要听到的那样。

 

 


 

我十四岁那年做出我的个人决定——要离开从小控制我、替我做所有决定的家庭,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拥有“我自己”的人生,于是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来到洛杉矶开始了我的留学之旅。四年高中里我经历了两个寄宿家庭,其中体验各有千秋。我相信体验是由个人角度出发,建立在个人价值观上的一个产物,因此我下面的叙述不针对任何个人群体,仅做参考。

 

 

 

第一个寄宿家庭

抑郁症、文化冲突

 

 

blob.png

作者拍摄的洛杉矶夜景

 

我和第一任寄宿家庭共同生活两年,他们是美国典型中产阶级白人家庭;养育了三个孩子,分别是五岁、七岁和九岁。家庭中的爸爸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妈妈则是家庭主妇。

从我们开始共同生活起,他们就极其强烈地希望我成为家里的一份子。他们会欢迎我加入他们的各项家庭活动,也去关心了解我的过去和个人生活。这一切本来应该是很棒的,但整个过程我却一点儿也享受不起来。

 

blob.png

(第一任住家的房间)

 

如果我是那个家庭中的一员,那一定是最弱势的那一位。

 

当这对夫妇以我的监护人自居时,他们认为对我有绝对的把控权。


举例来说,他们要求我接受他们的食物。即使我极其厌恶起司,他们仍然相信只是我尝试得不够多。毕竟除了我,这个家庭里所有人都热爱起司。他们从来不会尝试任何亚洲食物来平衡我们之间关于食物的关系,并且在我偶尔自己做亚洲食物改善伙食时,他们总抱着某种微妙的嘲讽态度。

 

blob.png

 

再譬如,他们认为我属于家里的一份子,应该主动担负起照看小孩、承担家务的义务。三个小孩儿很可爱,很有个性,事实上我很爱他们;但他们绝对是一顶一的熊孩子。从放学开始直到晚饭时间,整个屋子都回荡着标准海豚音,一刻也不停歇。

 

因为我自己有繁重的学业,我不可能长期性地照顾小孩(他们的小孩)。然而女主人对此并不理解。她常常会在我拒绝帮忙照看小孩儿时指责我不负责任,并怠慢拖延我之后学校文件的签字、载我去商场买日用品等请求。


在与寄宿家庭相处中,这样的双重标准、道德绑架不足以说服我去承担额外的工作。

 

在我看来,我是付钱寄宿在她家的留学生,并不是做保姆的佣人

另一个令我无法接受的冲突是宗教信仰

 

我是无信仰者,而他们是摩门教

 

blob.png

(摩门教传教士)

 

摩门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教条森严。教徒都极其虔诚,在传教上几乎不达目的不罢休。我曾尝试说服自己去了解相信摩门教的信仰,但最终决定这不是我所想要的。但寄宿家庭并不接受这样的结果。他们要求我每周参加摩门教青少年的活动,甚至把我带到摩门教大教堂的宣传观影室里把门反锁,并且在几乎所有我们共处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给我传教。任凭我怎么拒绝,他们都不放弃。因为知道我极度反感这种传教行为后,女主人自以为很聪明地选择在载我行驶在高速路上时大肆宣扬摩门教的光辉。

 

我能理解虔诚的教徒希望自己的信仰普及到每个人身上,但一个重要前提是彼此尊重。法律上要求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并不是指信仰本身,而是他人的生活方式。无信仰者和教徒一样都是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很可惜,我的寄宿家庭并不明白这一点。

 

blob.png

(摩门教堂礼拜)

        

我能理解一个家庭突然接受一位来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少年,并与她共同生活是很大的挑战。在这过程中我的思想也不够成熟,生活中必然也有冒犯他们的地方。

 

对我来说,第一段寄宿经历是痛苦的。这段痛苦的寄宿经历让我生活中徒增了太多压力,使我在两年里患上了厌食症、焦虑症、突发性惊恐症和抑郁症直到现在都没有治愈。
     

这期间我尝试过跟父母沟通换住家,但他们拒绝了。一来是因为寄宿家庭颠倒是非,二来是父母对于我独自做决定的不信任——他们认为这不算最差的,我怎么能保证更换到下一个寄宿家庭不会更差?但我们不能因为还有更坏的可能,就一直呆在坏的舒适圈里。
       

最后我以不交房租为要挟让寄宿家庭放我走,在我看来,他们一直尝试着控制我权利以内的自由意志。

 

 

 

新的开始

顺其自然,互相尊重

 

     

我跟第二任寄宿家庭同样生活了两年,直至毕业。他们是一对刚退休的菲律宾移民老夫妇,自小青梅竹马,却在经历了各自的婚姻与人生后再次相逢。这段“黄昏恋”非常恩爱。

 

我和我另外两位中国室友与这任寄宿家庭的相处模式是“相敬如宾”包含在房费里面的伙食、交通、生活用品等等从来没有少过一丝一毫。同样我们留学生也谨遵双方立下的规矩,包括保持卫生、不乱拿东西、尊重对方生活作息等等。

 

blob.png

(第二任住家的房间)

 

这个家庭几乎不会带我们出去玩,不会邀请我们参加家庭聚会,也不会想去知晓我们的过去或者个人生活。

 

对于我,这种生活惬意很多。在给予双方得当的距离和空间,把握关系中那条叫做“度”的分界线以后,所发展的关系可能更健康。

 

blob.png

(我与朋友出去游玩的合照)

 

在这个家庭里,我感到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应受到的尊重。虽然我们之间也有摩擦,但我们都知道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该享有的权利

 

女主人有轻微洁癖,在我们用过厨房的水槽或者厕所后,都要检查一遍并要求我们把所有的水渍都擦得干净到能反光的程度。如果我们怠慢了,女主人便会生气。对于我这个狮子座从小不拘小节、男孩子性格的人,我本来从不会在意这些细节。但当我知道这是女主人的房子、她有权力要求她的物产得到爱护时,我就要求自己每次用完以后擦洗干净整洁。我和室友们也会互相帮忙打扫对方忘记的、或者来不及留心的地方。


经历一两个月的磨合期后,我们也都成为了彼此内心满意的甲方乙方。而这在第二任住家里养成的习惯对我现在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

 

blob.png

(第二任住家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

 

blob.png

(毕业晚餐后与室友以及住家女主人的合照)

 

我非常爱这一任住家。男主人每天送我上下学,给了我很多对独立后生活帮助很大的忠告;女主人跟我分享的人生往事,已经成为了我的故事库里的一部分。他们没有强烈欲望要揉合我们这些独立的生命;相反这样一种顺其自然的关系链接成为了我这四年记忆里最温暖的一部分。

 

 

结语

给中国小留学生的建议

 

 

在经历了好和不好的寄宿体验后,我想给正在经历或者即将体验寄宿家庭的同学们一些建议。

 

  1. 正视你们之间的关系——你与寄宿家庭之间最不可动摇的关系是房东与房客的商业关系。不要否认、掩盖、忽视掉这一点。双方都有要承担的责任和该享有的权利。不要容忍自己的权利被破坏,也要给予对方的权利足够的尊重。至于你与他们间类似朋友或者家人的关系,切记一定要让它自然形成、不要强求。如果你能有这样的关系是幸运,没有是应该。
           

  2. 敞开心扉——别人的家庭一定跟你的原生家庭很不一样,所以不要用你的原生家庭作为模版去要求寄宿家庭给你的体验,尽量在底线内保持积极和包容的态度去感受这些不同。

     

  3. 任何一段经历都是财富——留学本就是极其精彩的过程,好和不好都是精彩的一部分,存在即合理。

 

我已经结束了寄宿生活,期待在大学里开启新的可能。我的美高四年留学经历,即使跌跌撞撞,也帮助我成长为了“我自己”。

 

我享受孤独,抱有好奇心,我学会了如何在这个声色犬马的世界生猛地活着,希望你也能。

 

blob.png

 

 

Share this article

K2_AUTHOR

administrator
Login to post comments

网站介绍

观光网,一份认识世界的旅游杂志。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图片文章

消息订阅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 订阅我们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