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istrator

administrator

民国时期有四大美男子,他们分别是汪精卫、周恩来、梅兰芳、张学良等。

关于民国时期四大美男子的生平事迹

 

  汪精卫  原名汪兆铭(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字季新,笔名精卫,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汪精卫:这个早年因谋刺摄政王而入狱,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美少年,晚年却成了遗臭万年的汉奸。很多人说他“双目有侠气”,“最耐看”。祖籍浙江山阴(今),出生于广东三水(现属佛山市),汪精卫年少时期相貌英俊,被誉为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他谋刺清摄政王载沣的壮举得到举国敬仰,但后来在中日战争期间与日本合作,加上国共两党都因此给予负面评价,他被多数中国人视为汉奸。他的夫人是陈碧君。

周恩来(周总理):凡是与他接触的人,都得承认他的风度与魅力,尤其是他的外交能力和处事能力。还是在南开读书时,周恩来就曾扮演校园戏剧《一文钱》的女主角,并获得了相当好的评价。

  周恩来(周总理):凡是与他接触的人,都得承认他的风度与魅力,尤其是他的外交能力和处事能力。还是在南开读书时,周恩来就曾扮演校园戏剧《一文钱》的女主角,并获得了相当好的评价。

  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藉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重要转折。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梧社。1920年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1922年和赵炎武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为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3年被国民党本部委任为国民党巴黎分部筹备员、国民党驻欧支部特派员和代理执行部长等职,主持国民党驻欧支部的工作。

  1924年秋回国,在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第一军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两次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创建了行之有效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1927年3月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同年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他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后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为保证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工作的安全,为联系和指导各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为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内,他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

关于民国时期四大美男子的生平事迹

  梅兰芳

  1927年评选为四大名旦之一,梅的扮相是100分,台下的梅兰芳是一位蕴藉风流的美丈夫,据说有人为看他的《太真外传》,搞得倾家荡产。

张学良:少帅的风流倜傥,连墨索里尼的女儿都对他一见倾心。只可惜他的后半生,被蒋介石软禁的碌碌无为

  张学良:少帅的风流倜傥,连墨索里尼的女儿都对他一见倾心。只可惜他的后半生,被蒋介石软禁的碌碌无为

  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字汉卿,号毅庵,生于1901年农历4月17日凌晨(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奉天(今辽宁)海城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之长子。1919年3月,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一期炮科,毕业后历任奉军营、团、旅、师、军、军团长、空军司令等职。1928年6月,其父被日军关东军炸死后,由奉系元老推为首领,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12月,不顾日本和亲日派的阻挠,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等职。1930年10月,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使日军很快侵占东三省。1933年3月,热河省(今并入辽宁、河北、内蒙古)沦陷后,蒋介石、张学良受到全国舆论谴责,张学良代蒋介石受过辞职。

  1934年2月任豫鄂皖三省“剿总”副司令。1935年3月,任武昌行营主任,10月,兼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此时,日本侵华日亟,南京国民党政府一再妥协,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简称“八一宣言”),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张学良面对既不能抗日复土,而“围剿”红军又屡遭失败的严峻现实,逐渐对蒋“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有所觉悟,经中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帮助,始信联共抗日是唯一出路。

  1936年4月,与周恩来在肤施(今陕西延安)会谈,提出联蒋抗日,为中共中央所采纳,达成了与红军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10月,毛泽东、周恩来致书张学良,请其向蒋介石转达互派代表谈判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张学良多次劝蒋介石联共抗日,并请缨抗战,均被拒绝。12月4日,蒋介石到西安督战。张学良与西安绥靖主任、第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共同向蒋面谏,遭到训斥。蒋介石令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红军,否则将其所部分别调往福建、安徽。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介石抗日,于12日晨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抗日八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1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西安。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协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同蒋介石的代表宋庆龄、宋子文谈判达成了停止“剿共”政策等六项协议,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走向全国抗战奠定了基础。25日,张学良没有通知周恩来就亲自陪同蒋介石回南京。蒋介石一到南京便立刻扣留了张学良,长期软禁,先后囚于浙、赣、湘、黔等地。

  在1946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中共曾提出释放张学良,没有成功。后国民党撤往台湾,蒋介石将张学良转至台湾继续软禁。

  1988年,蒋经国逝世后,张学良逐渐获得人生自由。1993年4月受聘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5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理事长。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2001年10月15日下午2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川普暂时限制7个穆斯林国国家的入境,引来了轩然大波。 抗议的人潮如山如海。 我很好奇,穆斯林极端分子在中东将人质砍头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抗议? 美国大使被众多的穆斯林拖到大街上打死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抗议?  甚至本拉登制造911那样的世界级惨剧的时候,你们有抗议过吗?  美国最近几年遭遇恐怖袭击的事件越来越频繁,而多数这样的恐怖袭击的案犯都是穆斯林。 你们何曾抗议?  

 

对!  我完全同意,穆斯林并不个个都是恐怖分子。 但是为什么奥巴马总统在2011年的时候同样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禁止所有的伊拉克人入境美国,而那个限制令长达6个月,那时你们抗议了吗?  你可能会辩解:那是针对一个国家而不是所有的穆斯林国家。 川普的限制令难道是针对所有的五十多个穆斯林国家?  你知道吗,奥巴马当局那时之所以对伊拉克施行长达六个月之久的禁入,是因为有个名叫Waad Ramadan Alwan的居住在肯塔基州的伊拉克难民的被查出曾经在伊拉克放置一枚路边炸弹。 对,就是因为那一个case,所有伊拉克人被拒绝入境六个月! 自由派人士为何不指控奥巴马“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我还疑惑的是: 川普总统的这个行政命令,真的跟一些游行者所说的那样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吗? 怎么同样的事,奥巴马做了就是正确的,川普做了就大错特错?  在我看来,川普总统的这个行政命令,就跟他的别的行政命令一样,完全是为了美国利益。 他的出发点乃是美国优先,这就是保护美国的安全。 那几个禁入国家本来就在奥巴马总统的恐怖主义极为猖狂的国家的黑名单上,唯一的不同就是奥巴马光说不练,而川普既说又练。  什么叫美国优先?  每个国家的政府优先考虑本国利益,这是人类迄今最伟大的普世真理之一。 从古代的皇帝到今日的总统,如果不以本国利益优先,那就没法当下去了。  在中国,任何一个政府首脑不以本国利益优先,那么我们会骂这个人是汉奸。 例如汪精卫就是一个汉奸。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美国总统不以美国利益优先,而是以德国、法国、墨西哥或加拿大的利益,甚至以世界各国的利益优先的话,这样一个美国总统是个啥玩意儿呢?  这样一个总统,我至少可以说他是美国败类,对吗?  所以,川普总统的“美国优先”政策,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政策,而是一个人类最基本的政策,一个不当败类的政策。 

 

一个不想当败类的总统,为了保护本国的安全,暂时停止让7个国家的人民入境,有什么不可以? 他是派兵入侵那些国家吗? 他是轰炸那些国家吗? 不就是暂时不让那些国家的人们进来美国吗? 这违法吗? 这侵犯人权吗?  世界上有没有任何一条法律里面说,暂时不许某些外国人进入美国就是犯法?  既然如此,川普总统何错之有?  我想弱弱地问一句: 当初小布什把飞机坦克大兵开进伊拉克的时候,有没有这么多人抗议?  好像当时英国法国德国还挺高兴嘛。 这就怪了,把军队开进一个穆斯林国家没人抗议,暂时不许几个穆斯林国家的人进入美国却成了弥天大祸。 这是凭什么?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总统究竟有没有权力暂时禁止某些国家的人进入美国。 前面说了,奥巴马总统干过同样的事,而且川普总统的好几个前任统统都干过。 这是完全合法的。 1952年国会通过的移民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of 1952)中就有这样一条:“Whenever the President finds that the entry of any aliens or of any class of aliens into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be detrimental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he may by proclamation, and for such period as he shall deem necessary, suspend the entry of all aliens or any class of aliens as immigrants or nonimmigrants, or impose on the entry of aliens any restrictions he may deem to be appropriate. ” (https://www.law.cornell.edu/uscode/text/8/1182)看见了没有? 这是美国法律给予总统的权力!

 

我还想说的是,在移民问题上,总统的权力和国会几乎同等,有时就连国会都管不着! 给你看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 奥巴马总统在他的第一任四年期间驱逐的非法移民比克林顿和小布什总统加起来的16年期间驱逐的还要多。 但是前年他突然发了一个行政命令,暂不驱逐某些非法移民。 共和党占多数的国会对此十分恼火,但也干瞪眼,无计可施。 第二个案例,在198X年中国发生了一场悲剧,三年后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

Chinese Student Protection Act of 1992" 。 可是由于这个法案不是绝对多数通过的,老布什总统将其否决,但又发出一个行政命令,给那一段时间在美的所有中国人同等保护,给予绿卡,这也就是所谓的“六X绿卡”或“六X血卡”。 这个案例说明在移民问题上美国总统的权力有的时候跟国会一样神通广大。 川普暂时对那7个国家的人们不放行,比血卡这件事小得多吧? 

 

有人居然睁着眼睛说瞎话:那7国的穆斯林并没有对美国的安全造成任何威胁。 这事要问奥巴马去,别问川普。 现在我再说一件事:奥巴马在卸任前几天,发布了一道行政命令,取消了民主党总统肯尼迪时期制定的对古巴难民的特惠移民待遇。 有谁示威游行了吗?  古巴难民对美国安全造成过任何威胁吗? 

 

还有,别看那些人闹得凶,但他们并不代表美国的主流民意。 游行示威在美国合法,但不要以为不去游行示威的人们的意见就不合法。 根据两个民意调查,美国支持川普总统的限制令的人还在多数(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7-01-30/new-rasmussen-poll-reveals-silent-majority-approves-immigration-ban)。  

 

最后,我再说一遍“美国优先”究竟是什么。 如果你是一位法国公民,你自然会认为法国优先。 同理,中国人自然会认为中国优先,这天经地义! 法国优先、中国优先在做法上并没有任何区别。 当一份工作既可以由一个外国人来做,也可以由一个本国人来做的时候,除美国之外,各国政府都会优先考虑本国人的,甚至本国人的资格稍微差点,还是尽量照顾本国人。 现在川普不过是在做各国政府都在做的事情,也就是保护本国人民的利益,这就叫正本清源。 例如加强边境安全,不让非法移民入境,鼓励本国的企业留在本国,等等。 这是除美国政府之外各国政府都在做的事情,美国只不过是迎头赶上而已。  在我们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之前,我估计各国是不大可能开放边界的,也不可能把本国的一切都跟世界分享,因为我们的思想境界还有那么一点不开窍,你再点拨也没用。 你自己不妨先在家中自费安置几个穆斯林难民试试。 你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强人所难了。

 

看着美国日益老旧破烂的公路、学校、机场、城市,再看看别的国家新颖摩登的一切,美国政府是该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谋点利益了。

当地时间,2月1日晚,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办2017欢乐春节-中国文化之夜活动,美社会各界500余人出席了活动,美国总统特朗普之女伊万卡.特朗普携女出席。伊万卡给女儿穿了一身喜庆的红色衣服出席活动。

 

 

 

 

 

 

 

 

 

 

 

 

上周末征集了大家眼中的「烂书」,收到了不少小伙伴的回复。

 

嗯哼,在公布大家的留言之前,先来聊聊「烂书」

 

我一直以来都很少去谈烂书,因为时间有限,很多烂书一开始就屏蔽了,不会去看,自然不会去谈。

 

但大家也知道,烂书在市面上非常多,并且由于各种营销手段,似乎卖得都挺好。这和中国电影市场挺像的,不过今年烂片好像已经开始不那么好骗钱了。

 

那么烂书呢?

 

电影上映,如果确实很烂,会有影评人在媒体评价,现在更有很多自媒体发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烂电影为什么烂。

 

但是很奇怪,烂书不会被评价。报纸杂志上也有书评版,但大多只推荐好书,不提烂书。当然发现好书之好是一件有价值的事,但说出烂书之烂,其实也挺重要。

 

关于烂书,有一个问题,也有人留言谈到,就是:你以为是烂书的书,别人却以为好,凭什么以你的标准来评判一本书的好坏呢?

 

确实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不喜欢一本书,可能只是因为我们自己积累不够,趣味不合,不代表书烂,对待书本,不应该过于傲慢,但同时,也需要有自己的评价,试着去做判断,否则书就白读了。

 

拿苹果举例。一个苹果,长得又红又大,一个人咬了一口,认为味道很好,他很喜欢。另一个人也咬了一口,却表示不喜欢,因为他更喜欢有点酸的口味。那么,这个苹果是好还是坏呢?这是可以讨论的问题。

 

但是,如果这个苹果有一块地方已经腐烂了,大家就不会去吃它了,因为很显然,它是烂的。如果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吃烂苹果,也是他的自由,但是苹果是烂的,正常的人都会避开。

 

书也是这样,自然有趣味之别,但也有一条合格线,对文学来说,如果语句不通,陈词滥调,故事崩坏,自然就称不上合格;如果一个说理为主的书,逻辑混乱,事实错误百出,那也自然不合格,是所谓烂。

 

当然,这条线不是实体的,也不是固定的,但读的好书越多,这种嗅觉就会越敏锐,去吃烂苹果的可能就越低。

 

烂苹果掉到地上烂掉,没什么要紧,烂苹果鱼目混珠跑到市场上和好苹果摆在一起,还被到处说好,就有问题了。

 

今天的内容,也就是发现一些烂苹果,告诉大家可以不用吃。

 

提示:以下发言不代表我的观点(我会在下面也说一说我的看法)。如果感到被冒犯,请先冷静一下,也欢迎有理有据的反驳。

 

PS.我发现大家吐槽的功力都好强。

 

 

下面是在「烂书」留言中被提及频率较高的

 

 

01

张嘉佳的书

 

ღ 张嘉佳的书无疑,说实话,他的每句话读来都矫情得不行,想诗意得表达无奈是个草包,所以一半是个抒情的蹩脚诗人,一半是十足的天资驽钝的学写作文的小学生。我想这是我能给他的最高评价了。如果这是小学生作文的话,我给他负分。小小年纪就这么装这么矫情以后还怎么好好做人。

@Wei

ღ 张嘉佳的书在室友的盛赞下看了,实在get不到点。看完全本,寡淡无味得毫无满足感。今年几部根据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光看名字完全回忆不起任何情节,看到主角的名字也只能生出“哦,我似乎看过这本书”的感觉。不过也还算有收获,就是以后看到他自动绕道。

@王幸运

ღ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由于全世界都在看,所以我去看了,好快就看完了,一无所获,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吸引力,实在不知道为什么会成为畅销书。

@晓筱

ღ 烂书必须张嘉佳啊…看见他那矫揉造作的就头疼…卖鸡汤卖这么好就不要拍电影了…

@Cream

ღ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看了几篇就看不下去了。矫情加鸡汤,造作得无下限。

@星星

ღ 当然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好吗!当年凑单买的,可是没读完两页就读不下去,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实在是无语。现在依然觉得这样的书放在我的书架了拉低了整个书架的逼格。

@竹子笑哈哈

 

小河评价: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看过这本书,所以没有发言权。不过我倒是看过更烂的书,就是看到这本书火了,出了许多从书名到封面都和它很像的书。现在很多烂书的出现,大家都在骂作者,其实毫无专业素养的跟风出版社更可耻。因为他们明明知道这是屎,还包装起来,让人去吃。

 

 

02

大冰的书

 

ღ 马上想到大冰系列… 他的书就像一个坏男孩,第一次看为书里的狂放不羁所咋舌,又是丽江又是拉萨,又是电视台八面玲珑又是江湖里广交豪杰,上高数课英语课电路课全都玩了命儿地想多了解一分下课了都不动地方。 结果后来看完一圈终归厌倦了我有故事你有酒的套路…就跟相处之后才发现坏男孩也不过平淡无奇就那么几招炫技罢了… 

@直男癌百威

ღ 《乖,摸摸头》。整本书只有一句话,看,我多牛逼!

@柯粤蓉&Vicky

ღ 乖,摸摸头之类大冰的,不是很喜欢这个人,书还这么厚,身边很多人都在看,可是我连书名号都不想给。

@精明的卷心菜投手

ღ 《乖,摸摸头》虽然我很喜欢西藏,背包客之类的情怀,但是读下来觉得这本书并不真诚,更多的是作者在迎合当下文艺小青年的口味,这让这些故事最后一点价值也失去了。

@不眠使我接近星辰

ღ 大冰系列,在网上看见无数人转发点赞安利,就买了两本回家,看了几章,全是鸡汤故事,搞文艺温情,卖理想情怀,再也不翻开了,垫东西。

@damon

小河评价:这本书翻过,所以可以说两句。不过我不觉得是什么理想、情怀的问题,只一点:看不下去,文字太差。

 

03

刘同的书

 

ღ 刘同的书,尤其是《你的孤独,虽败犹荣》,闺蜜狂推给我,我也不好说什么,就大概翻了一下,感觉写的有种作的感觉,那些里面所谓的什么励志的话写的特别生硬死板,还有度娘介绍的什么温暖的故事,我觉得那种温暖根本不是那种从细节上或者是更深处打动人的那种温暖,反正看了书名就没有想读下去的欲望,孤独本就不是那么容易写的话题,他写的尤其空洞。

@HaTo

ღ 比如现在一些在书店最显眼位置放的畅销书,《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你的孤独,虽败犹荣》等等,上次去书店找汪曾祺谈一眼看到了这些书名,而我想找的书在最不显眼的地方,有点绝望。对了还有大冰系列,确实看着挺那啥…但是真的没什么思维含量可言啊。鸡汤可能在沮丧时给点力量,但看得太多真的拉低思维水平。不针对以上刘同等作者,仅对内容而言。

@机智迪

小河评价:对我来说,同样还是那个问题,文字太差,根本还不到讨论价值观的层面。

 

 

 

04

白落梅的书

 

ღ 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文字华而不实,矫揉造作!

@月半冰

ღ 白落梅所有无脑堆砌辞藻,浮夸空洞没干货,读之味同嚼蜡,仗着一副好皮囊横扫当年各大榜单榜首,实在徒有虚名。

@刘阔

ღ 白落梅的所有书,都感觉很烂。言辞做作,内容空洞。

@微凉

小河评价:白落梅的书,是我第一次看到受到惊吓的书。我觉得她的书比上面几本更可怕,上面几本,我说文字不好,至少还通顺。但白落梅的文字矫揉造作到可怕,如果有人认为这种文字是文笔好,那中文就真的没救了。如果真的有人喜欢这种文字,我相信也不会看到这篇文章,应该是两个世界的人吧。

 

05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绝对是一本高分垃圾书。刚开始看会觉得很牛逼可能因为我是文科生,但是慢慢就会发现里面很多都是臆想出来的。甚至很多理论经不起推敲。作者绝对可以称得上会写畅销书的作家,但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我是坚决反对的。真实的精神病人绝对不会跟你扯什么虫洞啊物质啊什么乱七八糟很高深的东西。仔细想想就能知道,作者学历初中毕业,竟对各种高中甚至大学的高深物理哲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就不难说明里面的理论为什么经不起推敲了。一本畅销书和一本好书截然不同,而作者正是抓住大众的消费心理刺激感官罢了。

@bonghong

ღ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么伪的科学,在某些榜单里排名第一,不能忍。

@思考者

ღ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以为是纪实文学,看了书评才知道是天涯鬼故事,纯粹浪费时间。

@Luna蒲璐璐璐璐璐璐璐

ღ 当然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本来就是很低级的小说,还要编成事实。里面的人说话语气和措辞都和主人公差不多,为了博人眼球,内容里加入了很多物理、哲学、宗教、社会学等等的术语,让读者觉得这本书不错,很高大上。实际文笔奇差,内容也不真实,大量写得浅薄的哲学概念不如去读《大问题》,甚至是更入门一点的《苏菲的世界》。完全不值得看,更配不上赞誉。

@歪苗娃娃

小河评价:这本书是我最反感的一本书,因为整个包装都非常不真诚,而且真的骗到了不少人。如上面的同学所说,这本书原本是在天涯连载的故事,但是却被包装成了“纪实作品”,作为三流小说存在并无不可,但是跑到心理学分类里面装专业,真的会误导很多人。这本书和白落梅,我见一次就会说一次,因为危害很大。

 

06

《巨婴国》

 

ღ 必须《巨婴国》啊…看了几页就拉进黑名单了,过度夸大,片面偏激…作者这是心里多阴暗,受了多少刺激才能写出这本书…

@白雪

ღ 巨婴国就比较烂,喜欢直接下结论,基本没有论证和思辨过程,一股子鸡汤味儿。

@鱼儿

ღ 《巨婴国》,作者妄图以一个理论解释整个社会现象。而且全书理论基础建立在弗洛伊德未经实验验证的理论基础上。且作者明确表达他的实证来自于他的病人,伪科学,没毛病。 此外,作者的推论各种想当然,甚至于引用错误的历史事件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这段”流氓常常不读书,如项羽、刘邦与刘备,因为书代表的文化体系,被儒家渗透得太厉害,如果一直读,就读傻了。至少,活力就难以出来了。至于那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军师们,他们多是以儒家为皮囊,而内核则是道家。如果只是儒生,常常勇气可嘉,但是误国。”这可笑的一段,大概是作者自己总结的,而且作者在这个总结中,大概没少被演义小说影响。 我只能说,现在“心理学”挣钱真容易!

@天天

小河评价:看了几篇,蛮粗糙。

 

 

07

《人生若只如初见》

 

ღ 《人生若只如初见》安意如,最差的一本书,屁事不谙,还涉嫌抄袭,这书火了也真是无语。

@耶果

ღ 烂书当数各种流行的小清新系列。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还是挺出名的,很多少女都说好。然而翻开以后,净是各种生硬的感情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活生生地以正经严肃的口吻将烽火戏诸侯的事件说成一个小清新凄美爱情故事。整本书的套路都是小清新故事+强行切题的古诗词。这本书几年前有幸入选了某报纸的著名烂书棒前十。

@机灵土豆子

小河评价:现在好像已经不火了。看古诗,推荐叶嘉莹老师。

 

 

08

《秘密》

 

ღ 《秘密》。理由:坚信信念的力量,而忽略了人的行动力。认为坚持信念,就能够达到一定的目标。不需要个人主观努力去做实际的行动。

@薄荷糖

ღ 朗达·拜恩的《秘密》!冲着畅销书买的,看了后简直想给自己一耳刮子,下决心再也不买畅销书了!都什么玩意儿!一本正经的邪门歪道嘛!

@泠泠石

小河评价:没看过。

 

 

 

 

09

《摆渡人》

摆渡人。封皮推荐号称和追风筝的人一样风靡欧美治愈系小说,实际上,呵呵哒。就是一少女小说啊。

@郑中书

 

摆渡人》啊,英国克莱尔的那一部,说什么畅销几十个国家震撼治愈心灵救赎之作,整个就一普普通通文笔不佳的爱情小说。

@浅水

ღ 烂书:《摆渡人》。这是一部比电影还烂的畅销书,文案写的治愈温暖,就像是灵魂启蒙书一样,打开前十页,幼稚的三流中二童书感扑面而来,谁知三十页后画风突变,变成了三流言情玄幻地摊小说,对,还是个三流的,如果说文风恶心,文笔啰嗦,节奏拖沓也就罢了,它还烂尾,开头已经很烂了,作者还给它配了一个比开头更烂更不能自圆其说坑如月球表面的结尾,重点是,虽然坑多,但你并不想看作者填上。

@行舟

小河评价:没看过。

 

 

10

《岛上书店》

 

ღ 《岛上书店》,国内各大畅销书排行榜至今吹的天花乱坠,用2个多小时在飞机上看完,完全没有代入感,只能算是一本还不错的消遣书,与排名严重不符。

@小小

ღ 《岛上书店》,亚马逊排行榜名列前茅,第一次看觉得没有逻辑性,文章强入其他书籍内容,后因为一篇不错的读后感重新拾起,生怕错怪它,努力读下去,最后还是败了。真的没有办法看完。

@waiting

ღ 当之无愧《岛上书店》!简直图书营销时代的传奇 全书故事性极弱 无非是一家岛上书店的老板和一个来路不明的小女孩的故事 字里行间穿插大量逼格很高的书名及作者 内容无聊空洞就算了 关键是真的很长!就是那种读了几章不敢相信它真如所说那么好 然后耐着性子继续读 浪费了一周时间后恍然大悟——哇它确实是本烂书!

@傲娇君

小河评价:这本书我看了,还写过文章,是通俗小说的路数,技术上并不多么高明,但是由于写了很多关于书的内容,我也不讨厌。看大家的留言,至少可以总结一条,要警惕排行榜。

 

 

 

下面还有7本

 

01

@孙传

《皮囊》

ღ 《皮囊》,一个自以为是的年轻人俯视芸芸众生后讲的大道理,虽然书里前几篇写的还可以,但是后面的文章就可以读出作者满满的优越感,有一种凤凰男的小家子气。

 

小河:这本书在我这里说不上烂,而且我还蛮喜欢,虽然有煽情嫌疑,但是文笔是很棒的,很会讲故事,前几篇写亲人,有真情。

 

02

@不想取名桑

《穆斯林的葬礼》

 

ღ 穆斯林的葬礼,获得茅盾文学奖,看完这本书对茅盾文学奖产生了怀疑。全书和穆斯林只有一毛钱的关系,各种矫情,三观微妙。

 

小河评价:谈不上烂。在合格线以上。

 

03

@Sun

《追风筝的人》

 

ღ 刚看完《追风筝的人》,看的时候就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一直受到那么高的评价,看完后还是不明白。是我看过的最不喜欢的小说,语言啰啰嗦嗦,主人公如此懦弱,人性的恶就靠主人公来彰显了吗?看着看着就想扔书,还是忍着看完了,还好结局没把小男孩索拉博写死。

 

小河评价:貌似是这些年外国畅销小说引入国内引起火热的第一本。我看了开头,没看完,所以也没法评价。

 

 

04

@小毛驴

《断舍离》

 

ღ 《断舍离》我个人认为就是一本比较烂的书,怎么说呢,作者想把自己在物欲方面的修行推行给所有人,使每个人读完都跟打了鸡血一般发誓在这方面要改变自己。但实际呢,有多大的可操作空间。对物质的追求跟占有欲是人的天性,为嘛要跟苦行僧式压制自己内心欲求,更何况满足这种欲求无伤大雅,只要把握度,你快乐我快乐。人生需要考虑的重要的事情太多。最近听朋友说她加一个群,都是读完这本书,立志一年不买衣服,这是干嘛,女人打扮的漂亮也是一种修养。

 

小河评价: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是挺好的事情。我对于断舍离的价值观不反对。不过要说这本书有什么问题,可能就是可以用一篇文章写完的事情,写了一本书。

 

 

05

@大力

马克·李维的书

 

ღ 马克李维的所有。就是无脑矫情恋爱小说,还经常逻辑奇怪三观不正。被宣传成法国作家第一人真是名不副实。

 

小河评价:没看过。

 

 

06

@zezezex

《孤独深处》

 

ღ 郝景芳的《孤独深处》,为看得奖的北京折叠买的,并没有什么精到的文笔和叙事,北折情节设定令我立马想到电影《逆世界》,而它已经是集子里最好的一篇了,不懂为什么得奖。

 

小河评价:我也没看过。

 

 

07

@夏捷

《大秦帝国第四部》

 

ღ 最近在看《大秦帝国第四部》。这真的是一部又臭又长的烂书,现在支撑我看完的动力只有花掉的300多块钱。这本书与其说是历史小说,还不如说是武侠和先秦经典的结合。人物形象单一,情节僵硬,很难看出作者的价值观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作者十分矫情,故弄玄虚,动不动就是“终是”等显得很有底蕴的词汇,笔下的伟光正人物动不动就“哈哈哈哈”,套路式的豪情我真的看够了。

 怎样做父母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1919年鲁迅曾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呼吁要“救救孩子”,当时的背景是新文化启蒙,要以割除陈旧传统的方式来为孩子成长开辟一条新路。斗转星移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讨论这个话题,又会产生丰富的联想。

  输在了起跑线上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多的家训、家教经验,但今天许多号称爱孩子的家长之所为,非常典型地严重违反了基本的教育准则。具体表现包括:

  认为在考试分数面前可以牺牲健康。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最新调查,中小学生的日均睡眠时间比国家规定的少了1小时24分,在全球范围内垫底。已经有科学研究证明,睡眠不足是导致儿童肥胖的最直接原因,因为儿童的生长激素主要在深夜的睡眠时间分泌。日睡眠不足9个小时的小学生,发生肥胖的概率是对照组孩子的四倍。

  做人教育欠缺,削弱了诚实、正直的人格养成。中国传统的君子之教,培养人知书达礼、温文尔雅的教育空间被挤压。

  许多孩子没有获得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一些15岁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还止步于十岁、八岁的状态,离开一直依赖的父母就寸步难行,没有自己做基本判断和基本选择的能力。

  忽视孩子的精神成长。许多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提供各种课外培训班,认为学习好就完成任务了,却没有帮他构建一个充实的内心世界,没有给他一个精神健康成长的方向。

  我们与日本儿童作比较就会看到差距。日本的幼儿园对孩子实行严格的人格养成教育,秋冬季节都要求穿短衣短裤。还有幼儿园要求家长准备不同尺寸的包和很多套衣服,以备小孩在不同的场合背不同的包去远足,以及为不同场合的表演换不同的衣服。三年以后日本小孩上小学时的自理没问题,而中国城市中不少七八岁的孩子还不会系鞋带。

  日本的幼儿园不怎么进行知识教育以及所谓的综艺教育,而是通过过这个节过那个节,让每个孩子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在展示中学会微笑、学会向别人说谢谢之类的礼貌用语等,这就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人格养成教育的失落

  今天的家庭教育究竟失落了什么?

  首先,是人格养成这个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在功利化面前被逐渐淡出了。

  尽管学历和名校有时被看得特别重要,但关键时刻的选择还是把好的人品作为首要指标。比如家长评价女婿,比如企业招聘员工,都会把好的人品放在第一位。家庭教育最根本的是培养一个好人。

  其次,性格决定命运。社会各行各业能够有所成就的人,归根结底都不是靠自身有限的知识,以及高学历之类,而是靠他的综合素质或称人格特征,即勇气、意志力、坚持、兴趣爱好等等。

  再次,情商大于智商。美国有过对1000名成功企业家的调查,其中大多数人说到自己的成功,一部分说是出于爱好,一部分说是由于坚持。上世纪初,美国还持续跟踪调查过1000名智商在140以上的学生,50年后其中被社会认可的七八十个成功人士,共同的特点是都具有比较好的综合素质,是他们情商中妥善的为人处世、广泛的兴趣爱好、幽默的性格等因素共同支撑起各自达到成功的高度。

  第四,家庭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帮助人发展个性和实现自我。评价一个人的家庭教育是否成功,要看他的青少年时,第一,能否与书为友,养成了一个阅读的习惯?如能与书为友,就可以保证他不会学坏。第二,能否在高中阶段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如果能够,就奠定了他自我发展和找到自我的基础。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家长的权威性、引导性和家庭文化的传递性非常深刻。其中,父亲的榜样对男孩的影响特别重要,会塑造男孩今后人生中的形象和生活方式。此外,女孩形成自己的性别认知,以及对异性的基本判断能力也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

  总之,孩子的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主要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孩子提供的是一般的关注,不可能像家长那样一对一地发现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变化。发达国家的学校,特别注重为一对一的家庭教育留有足够的时间。

  家长仍然有许多选择

  今天讨论“怎样做父母”特别艰难,因为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很多家长陷入一种极度焦虑的状态难以自拔。尽管还没有一抓即灵的方法帮助家长们改变,但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家长仍然有许多选择。

  家长能够改变的是自己,包括一些不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价值。首先是要淡化分数竞争,不要迎合现在流行的应试教育的评价,尤其在孩子的小学阶段,考多少分真的没那么重要。安徽休宁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状元县,历史上出过17名状元,现在正大力打造状元文化,而那17名状元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上海曾有位老师对所教过的每一届学生做过长达20年的定量调查,发现日后事业有成的,都是当年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对这个所谓“第十名现象”的合理解释,无非是那些好学生为了一种评价规范,把自己真正的个性丢失了,这个代价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提到起跑线上的竞争,中国孩子的起跑线已经从高考提前到了幼升小,不仅幼儿园都留家庭作业了,而且幼升小的考题还有一定的难度。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线上的秒秒竞争只对刘翔重要。今天的儿童有很多没有输在起跑线上,是“累死”在起跑线上的。

  关于亚裔学生的教育奇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面试专家,面试过许多到美国考试的中国学生。他认为,对于每一个中国家庭创造的教育奇迹,都要耐心地等待后续篇章的展示。言外之意是拭目以待这种成功能持续多久。在美国16到24岁的亚裔女性中,华人的自杀率最高,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亚裔本科学生自杀率是全美大学平均自杀率的三倍。究其根源,是在一种高压模式下和应试教育环境中形成的人格,缺少如何为自己负责,如何选择、判断和处理各种问题,如何自我控制和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他们的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又不愿求救心理医生,因而患有心理疾病的概率相当高。这种分析相当深刻。

  确立平民教育价值取向

  人生的圆满比某个时段的出彩更为重要。遗憾的是,今天人们每每把教育和幸福连在一起时,却将教育演绎在追求功利、上名校、满足家长虚荣心之类的肤浅层次。对于教育如何增进人的幸福,周国平有过一个简单的定义,即八小时内找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且能够干好的事,八小时外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这就是全面幸福的人生。

  这话实际是涉及了教育的两大任务,一是要让孩子的内心有声音,要有自己喜欢的事;二是要让孩子能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交往、合作与沟通,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人。

  家长的成功观、价值观需要转变。对于儿童,一是理解,二是指导,三是解放,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不被淹没的力量。这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当天写的,今天仍然可以作为当代家庭教育启蒙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

  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陶行知提出的“解放儿童”,针对的是封建主义对儿童的束缚。今天,是现代社会了,但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只重视应试教育对儿童的压制和束缚的状况怎样呢?

  中国的家长需要确立平民教育的价值取向。我们进入到一个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今天就是以平常心培养合格的现代社会的公民,不要只求出人头地,而要为这个社会尽自己的责任。

  与此同时,我们正在打造一个网络化的学习型社会,因此更有可能超越以往一次性学历教育对人的影响。我们已经有网络公开课程,有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资源,一个人只要愿意学习,完全可以在终身学习的视野下规划自己,通过利用社会化资源自主学习达到成功。

  名人的家庭教育观

  有一个尚未引起家长们关注的现象:大多名人之后都平平淡淡,没有表面的所谓“成功”,而且名人作为家长也不要求子女出人头地、成为名人。老舍对子女的要求很低,第一粗通文字,第二不欺负人也不被人欺负,第三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儿子舒乙成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馆长,主要做一些文学研究和评论,退休后开始画画,所画的非常个性化的国画,经常提供给公益活动,他是个有丰富色彩的人。

  傅雷是家庭教育中严父的典型,其“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的名言令人耳熟能详,但是他对傅聪过于严厉的教育,差一点走向反面,傅雷晚年对此有很多反思。傅雷之子傅聪与今天的郎朗都是天才儿童,都是在家长的“严教”下长大的。其实,天才是不可复制的,不打他也能成为天才,否则打死也成不了天才。

  叶圣陶的名言“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非常发人深省。孩子都是一颗没发芽的种子,最后长成什么,不完全是家长的意志决定的。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善待儿童的最好做法是顺应自然,家长的智慧应该在这里。

  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健全的公民,要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有家庭的责任,可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改变,这是我最想对中国家长们说的。在大环境暂时改变不了的时候,面对“是给孩子提供一个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是让孩子多睡一小时还是多上一门课”的问题,家长们的选择至关重要。

我作这一篇文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又因为中国亲权重,父权更重,所以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总而言之: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罢了。但何以大模大样,用了这九个字的题目呢?这有两个理由:
第一,中国的“圣人之徒”⑵,最恨人动摇他的两样东西。一样不必说,也与我辈决不相干;一样便是他的伦常,我辈却不免偶然发几句议论,所以株连牵扯,很得了许多“铲伦常⑶”“禽兽行”之类的恶名。他们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但祖父子孙,本来各各都只是生命的桥梁的一级,决不是固定不易的。现在的子,便是将来的父,也便是将来的祖。我知道我辈和读者,若不是现任之父,也一定是候补之父,而且也都有做祖宗的希望,所差只在一个时间。为想省却许多麻烦起见,我们便该无须客气,尽可先行占住了上风,摆出父亲的尊严,谈谈我们和我们子女的事;不但将来着手实行,可以减少困难,在中国也顺理成章,免得“圣人之徒”听了害怕,总算是一举两得之至的事了。所以说,“我们怎样做父亲。”
第二,对于家庭问题,我在《新青年》的《随感录》⑷(二五,四十,四九)中,曾经略略说及,总括大意,便只是从我们起,解放了后来的人。论到解放子女,本是极平常的事,当然不必有什么讨论。但中国的老年,中了旧习惯旧思想的毒太深了,决定悟不过来。譬如早晨听到乌鸦叫,少年毫不介意,迷信的老人,却总须颓唐半天。虽然很可怜,然而也无法可救。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还有,我曾经说,自己并非创作者,便在上海报纸的《新教训》里,挨了一顿骂⑸。但我辈评论事情,总须先评论了自己,不要冒充,才能像一篇说话,对得起自己和别人。我自己知道,不特并非创作者,并且也不是真理的发见者。凡有所说所写,只是就平日见闻的事理里面,取了一点心以为然的道理;至于终极究竟的事,却不能知。便是对于数年以后的学说的进步和变迁,也说不出会到如何地步,单相信比现在总该还有进步还有变迁罢了。所以说,“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
生命的价值和生命价值的高下,现在可以不论。单照常识判断,便知道既是生物,第一要紧的自然是生命。因为生物之所以为生物,全在有这生命,否则失了生物的意义。生物为保存生命起见,具有种种本能,最显著的是食欲。因有食欲才摄取食物,因有食物才发生温热,保存了生命。但生物的个体,总免不了老衰和死亡,为继续生命起见,又有一种本能,便是性欲。因性欲才有性交,因有性交才发生苗裔,继续了生命。所以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现在生命的事;性欲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饮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性交也就并非罪恶,并非不净。饮食的结果,养活了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恩;性交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
可惜的是中国的旧见解,竟与这道理完全相反。夫妇是“人伦之中”,却说是“人伦之始⑹”;性交是常事,却以为不净;生育也是常事,却以为天大的大功。人人对于婚姻,大抵先夹带着不净的思想。亲戚朋友有许多戏谑,自己也有许多羞涩,直到生了孩子,还是躲躲闪闪,怕敢声明;独有对于孩子,却威严十足,这种行径,简直可以说是和偷了钱发迹的财主,不相上下了。我并不是说,--如他们攻击者所意想的,--人类的性交也应如别种动物,随便举行;或如无耻流氓,专做些下流举动,自鸣得意。是说,此后觉醒的人,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固有的不净思想,再纯洁明白一些,了解夫妇是伴侣,是共同劳动者,又是新生命创造者的意义。所生的子女,固然是受领新生命的人,但他也不永久占领,将来还要交付子女,像他们的父母一般。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个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生命何以必需继续呢?就是因为要发展,要进化。个体既然免不了死亡,进化又毫无止境,所以只能延续着,在这进化的路上走。走这路须有一种内的努力,有如单细胞动物有内的努力,积久才会繁复,无脊椎动物有内的努力,积久才会发生脊椎。所以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
但可惜的是中国的旧见解,又恰恰与这道理完全相反。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前者做了更前者的牺牲,自己无力生存,却苛责后者又来专做他的牺牲,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我也不是说,--如他们攻击者所意想的,--孙子理应终日痛打他的祖父,女儿必须时时咒骂他的亲娘。是说,此后觉醒的人,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古传的谬误思想,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力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况且幼者受了权力,也并非永久占有,将来还要对于他们的幼者,仍尽义务,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切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父子间没有什么恩”这一个断语,实是招致“圣人之徒”面红耳赤的一大原因。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力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很轻。以为父子关系,只须“父兮生我⑺”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殊不知自然界的安排,却件件与这要求反对,我们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我们虽不能说停顿便要灭亡,但较之进步,总是停顿与灭亡的路相近。
自然界的安排,虽不免也有缺点,但结合长幼的方法,却并无错误。他并不用“恩”,却给予生物以一种天性,我们称他为“爱”。动物界中除了生子数目太多一一爱不周到的如鱼类之外,总是挚爱他的幼子,不但绝无利益心情,甚或至于牺牲了自己,让他的将来的生命,去上那发展的长途。
人类也不外此,欧美家庭,大抵以幼者弱者为本位,便是最合于这生物学的真理的办法。便在中国,只要心思纯白,未曾经过“圣人之徒”作践的人,也都自然而然的能发现这一种天性。例如一个村妇哺乳婴儿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一个农夫取妻的时候,也决不以为将要放债。只是有了子女,即天然相爱,愿他生存;更进一步的,便还要愿他比自己更好,就是进化。这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便是人伦的索子,便是所谓“纲”。倘如旧说,抹杀了“爱”,一味说“恩”,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播下乖剌的种子。有人做了乐府,说是“劝孝”,大意是什么“儿子上学堂,母亲在家磨杏仁,预备回来给他喝,你还不孝么⑻”之类,自以为“拼命卫道”。殊不知富翁的杏酪和穷人的豆浆,在爱情上价值同等,而其价值却正在父母当时并无求报的心思;否则变成买卖行为,虽然喝了杏酪,也不异“人乳喂猪⑼”,无非要猪肉肥美,在人伦道德上,丝毫没有价值了。
所以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无论何国何人,大都承认“爱己”是一件应当的事。这便是保存生命的要义,也就是继续生命的根基。因为将来的运命,早在现在决定,故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易卜生做的《群鬼》(有潘家洵君译本,载在《新朝》一卷五号)虽然重在男女问题,但我们也可以看出遗传的可怕。欧士华本是要生活,能创作的人,因为父亲的不检,先天得了病毒,中途不能做人了。他又很爱母亲,不忍劳他服侍,便藏着吗啡,想待发作时候,由使女瑞琴帮他吃下,毒杀了自己;可是瑞琴走了。他于是只好托他母亲了。
欧 “母亲,现在应该你帮我的忙了。”
阿夫人 “我吗?”
欧 “谁能及得上你。”
阿夫人 “我!你的母亲!”
欧 “正为那个。”
阿夫人 “我,生你的人!”
欧 “我不曾教你生我。并且给我的是一种什么日子?我不要他!你拿回去罢!”这一段描写,实在是我们做父亲的人应该震惊戒惧佩服的;决不能昧了良心,说儿子理应受罪。这种事情,中国也很多,只要在医院做事,便能时时看见先天梅毒性病儿的惨状;而且傲然的送来的,又大抵是他的父母。但可怕的遗传,并不只是梅毒,另外许多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也可以传之子孙,而且久而久之,连社会都蒙着影响。我们且不高谈人群,单为子女说,便可以说凡是不爱己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就令硬做了父亲,也不过如古代的草寇称王一般,万万算不了正统。将来学问发达,社会改造时,他们侥幸留下的苗裔,恐怕总不免要受善种学(Eugenics⑽)者的处置。
倘若现在父母并没有将什么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交给子女,又不遇意外的事,子女便当然健康,总算已经达到了继续生命的目的。但父母的责任还没有完,因为生命虽然继续了,却是停顿不得,所以还须教这新生命去发展。凡动物较高等的,对于幼雏,除了养育保护以外,往往还教他们生存上必需的本领。例如飞禽便教飞翔,鸷兽便教搏击。人类更高几等,便也有愿意子孙更进一层的天性。这也是爱。上文所说的是对于现在,这是对于将来。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⑾”,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假使古代的单细胞动物,也遵着这教训,那便永远不敢分裂繁复,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类了。
幸而这一类教训,虽然害过许多人,却还未能完全扫尽了一切人的天性。没有读过“圣贤书”的人,还能将这天性在名教的斧钺底下,时时流露,时时萌蘖;这便是中国人虽然凋落萎缩,却未灭绝的原因。
所以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日本近来,觉悟的也很不少;对于儿童的设施,研究儿童的事业,都非常兴盛了。第二,便是指导。时势既有改变,生活也必须进化;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末的力量。第三,便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这样,便是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但有人会怕,仿佛父母从此以后,一无所有,无聊之极了。这种空虚的恐怖和无聊的感想,也即从谬误的旧思想发生;倘明白了生物学的真理,自然便会消灭。但要做解放子女的父母,也应预备一种能力。便是自己虽然已经带着过去的色采,却不失独立的本领和精神,有广博的趣味,高尚的娱乐。要幸福么?连你的将来的生命都幸福了。要“返老还童”,要“老复丁⑿”么?子女便是“复丁”,都已独立而且更好了。这才是完了长者的任务,得了人生的慰安。倘若思想本领,样样照旧,专以“勃[奚谷]⒀”为业,行辈自豪,那便自然免不了空虚无聊的苦痛。
或者又怕,解放之后,父子间要疏隔了。欧美的家庭,专制不及中国,早已大家知道;往者虽有人比之禽兽,现在却连“卫道”的圣徒,也曾替他们辩护,说并无“逆子叛弟⒁”了。因此可知:惟其解放,所以相亲;惟其没有“拘挛”子弟的父兄,所以也没有反抗“拘挛”的“逆子叛弟”。若威逼利诱,便无论如何,决不能有“万年有道之长⒂”。例便如我中国,汉有举孝,唐有孝悌力田科,清末也还有孝廉方正⒃,都能换到官做。父恩谕之于先,皇恩施之于后,然而割股⒄的人物,究属寥寥。足可证明中国的旧学说旧手段,实在从古以来,并无良效,无非使坏人增长些虚伪,好人无端的多受些人我都无利益的苦痛罢了。
都有“爱”是真的。路粹引孔融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汉末的孔府上,很出过几个有特色的奇人,不像现在这般冷落,这话也许确是北海先生所说;只是攻击他的偏是路粹和曹操,教人发笑罢了。⒅)虽然也是一种对于旧说的打击,但实于事理不合。因为父母生了子女,同时又有天性的爱,这爱又很深广很长久,不会即离。现在世界没有大同,相爱还有差等,子女对于父母,也便最爱,最关切,不会即离。所以疏隔一层,不劳多虑。至于一种例外的人,或者非爱所能钩连。但若爱力尚且不能钩连,那便任凭什么“恩威,名份,天经,地义”之类,更是钩连不住。
或者又怕,解放之后,长者要吃苦了。这事可分两层:第一,中国的社会,虽说“道德好”,实际却太缺乏相爱相助的心思。便是“孝”“烈”这类道德,也都是旁人毫不负责,一味收拾幼者弱者的方法。在这样社会中,不独老者难于生活,既解放的幼者,也难于生活。第二,中国的男女,大抵未老先衰,甚至不到二十岁,早已老态可掬,待到真实衰老,便更须别人扶持。所以我说,解放子女的父母,应该先有一番预备;而对于如此社会,尤应该改造,使他能适于合理的生活。许多人预备着,改造着,久而久之,自然可望实现了。单就别国的往时而言,斯宾塞⒆未曾结婚,不闻他[亻宅]傺无聊;瓦特早没有了子女,也居然“寿终正寝”,何况在将来,更何况有儿女的人呢?
或者又怕,解放之后,子女要吃苦了。这事也有两层,全如上文所说,不过一是因为老而无能,一是因为少不更事罢了。因此觉醒的人,愈觉有改造社会的任务。中国相传的成法,谬误很多:一种是锢闭,以为可以与社会隔离,不受影响,一种是教给他恶本领,以为如此才能在社会中生活。用这类方法的长者,虽然也含有继续生命的好意,但比照事理,却决定谬误。此外还有一种,是传授些周旋发法,教他们顺应社会。这与数年前讲“实用主义⒇”的人,因为市上有假洋钱,便要在学校里遍教学生看洋钱的法子之类,同一错误。社会虽然不能不偶然顺应,但决不是正当办法。因为社会不良,恶现象便很多,势不能一一顺应;倘都顺应了,又违反了合理的生活,倒走了进化的路。所以根本方法,只有改良社会。
就实际上说,中国旧理想的家族关系父子关系之类,其实早已崩溃。这也非“于今为烈”,正是“在昔已然”。历来都竭力表彰“五世同堂”,便足见实际上同居的为难;拼命的劝孝,也足见事实上孝子的缺少。而其原因,便全在一意提倡虚伪道德,蔑视了真的人情。我们试一翻大族的家谱,便知道始迁祖宗,大抵是单身迁居,成家立业;一到聚族而居,家谱出版,却已在零落的中途了。况在将来,迷信破了,便没有哭竹,卧冰;医学发达了,也不必尝秽[21],割骨。又因为经济关系,结婚不得不迟,生育因此也迟,或者子女才能自存,父母已经衰老,不及依赖他们供养,事实上也就是父母反尽了义务。世界潮流逼拶着,这样做的可以生存,不然的便都衰落;无非觉醒者多,加些人力,便危机可望较少就是了。
但既如上言,中国家庭,实际久已崩溃,并不如“圣人之徒”纸上的空谈,则何以至今依然如故,一无进步呢?这事很容易解答。第一,崩溃者自崩溃,纠缠者自纠缠,设立者又自设立;毫无戒心,也不想到改革,所以如故。第二,以前的家庭中间,本来常有勃[奚谷],到了新名词流行之后,便都改称“革命”,然而其实也仍是嫖钱至于相骂,要赌本至于相打之类,与觉醒者的改革,截然两途。这一类自称“革命”的勃奚谷子弟,纯属旧式,待到自己有了子女,也决不解放;或者毫不管理,或者反要寻出《孝经》[22],勒令诵读,想他们“学于古训[23]”,都做牺牲。这只能全归旧道德旧习惯旧方法负责,生物学的真理决不能妄任其咎。
既如上言,生物为要进化,应该继续生命,那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24]”,三妻四妾,也极合理了。这事也很容易解答。人类因为无后,绝了将来的生命,虽然不幸,但若用不正当的方法手段,苟延生命而害及人群,便该比一人无后,尤其“不孝”。因为现在的社会,一夫一妻制最为合理,而多妻主义,实能使人群堕落。堕落近于退化,与继续生命的目的,恰恰完全相反。无后只是灭绝了自己,退化状态的有后,便会毁到他人。人类总有些为他人牺牲自己的精神,而况生物自发生以来,交互关联,一人的血统,大抵总与他人有多少关系,不会完全灭绝。所以生物学的真理,决非多妻主义的护符。
总而言之,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就是开首所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
但世间又有一类长者,不但不肯解放子女,并且不准子女解放他们自己的子女;就是并要孙子曾孙都做无谓的牺牲。这也是一个问题;而我是愿意平和的人,所以对于这问题,现在不能解答。
一九一九年十月。
 

作品注释

⑵ “圣人之徒” 这里指当时竭力维护旧道德和旧文学的林琴南等人。林琴南在一九一九年三月给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信中,曾以“必覆孔孟、铲伦常为快”、“拾李卓吾之余唾”、“卓吾有禽兽行”等语,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参加者。按李卓吾(1527-1602),即李贽,明代具有进步倾向的思想家。他反对当时的道学派,主张男女婚姻自主,曾被人诬蔑有“狎妓女白昼同浴,勾引士人妻女”等“禽兽行”。
⑶ 伦常 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当时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认为制约他们各自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不可改变的常道,因此称为伦常。
⑷ 《随感录》 《新青年》从一九一八年四月第四卷第四号起发表的关于社会和文化短评的总题。参看本卷第293页注⑷。
⑸ 指《时事新报》对作者的谩骂。作者曾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二、三号(一九一九年一月、二月、三月),发表《随感录》四十三、四十六、五十三,批判了上海《时事新报》副刊《泼克》所载讽刺画的恶劣形象和错误倾向,并对新的美术创作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在《随感录四十六》中有“我辈即使才能不及,不能创作,也该当学习”的话;一九一九年四月二十七日《时事新报》就发表了署名“记者”的《新教训》一文,骂鲁迅“轻佻”、“狂妄”、“头脑未免不清楚,可怜!”等等。
⑹ “人伦之始” 语见《南史·阮孝绪传》。
⑺ “父兮生我” 语见《诗经·小雅·蓼莪》。
⑻这里说的“劝孝”的乐府,指一九一九年三月二十四日《公言报》所载林琴南作《劝世白话新乐府》的《母送儿》篇,其中说:“母送儿,儿往学堂母心悲。……娘亲方自磨杏仁,儿来儿来来尝新。娇儿含泪将娘近,儿近退学娘休嗔。……儿言往就教,那想教师不教孝。……再读《孝经》一卷终,不去学堂倒罢了。”
⑼ “人乳喂猪” 《世说新语·汰侈》载:“武帝(司马焱)尝降王武子(济)家,武子供馔,……[丞灬][犭屯]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犭屯]。”
⑽ 善种学 即优生学,是英国高尔顿在一八八三年提出的“改良人种”的学说。它认为人或人种在生理和智力上的差别是由遗传决定的,只有发展所谓“优等人”,淘汰“劣等人”,社会问题才能解决。鲁迅以后对这种把生物学照搬到社会生活上来的学说采取了否定态度,参看《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⑾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语见《论语·学而》。
⑿ “老复丁” 从老年回复壮年。语出汉代史游《急就篇》:“长乐无极老复丁”。
⒀ “勃豀” 指婆媳争吵。语出《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豀。”
⒁ 欧美家庭并无“逆子叛弟”之说,见于林琴南所译小说《孝友镜》(比利时恩海贡斯翁士著)的《译余小识》:“此书为西人辨诬也。中国人之习西学者恒曰:‘男子二十而外必自立,父母之力不能莞约而拘挛之;兄弟各立门户,不相恤也。是名社会主义,国因以强。’然近年所见,家庭革命,逆子叛弟,接踵而起,国胡不强?是果真奉西人之圭臬?抑凶顽之气中于腑焦,用以自便其所为,与西俗胡涉?此书……父以友传,女以孝传,足为人伦之鉴矣。命曰《孝友镜》,亦以醒吾中国人勿诬人而打妄语也。”
⒂ “万年有道之长” 久远的意思。这是封建臣子颂扬朝廷的一句成语。
⒃ 举孝 是汉代选拔官吏的办法之一,由各地推荐“善事父母”的孝子到朝中去作官。效悌力田,是汉唐科举名目之一,由地方官向朝廷推荐所谓有“孝悌”德行和努力耕作的人,中选者分别任用或给予赏赐。孝廉方正,是清代特设的科举名目,由地方官荐举所谓孝、廉、方正的人,经礼部考试,授以知县等官。
⒄ 割股 即所谓“割股疗亲”,割取自己的股肉煎药,以医治父母的重病。《宋史·选举志一》:“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
⒅ 路粹引孔融的话,见《后汉书·孔融传》。路粹,字文蔚,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曹操的军谋祭酒。他承曹操的意旨控告孔融,说孔融对祢衡讲过这几句话,曹操便用“不孝”的罪名杀掉孔融。但曹操在《求贤令》中又说只要有才能,“不仁不孝”的人也可任用,在这件事上自相矛盾,因此鲁迅说“教人发笑”。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汉献帝时曾为北海相,因而有“北海先生”之称。
⒆ 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 英国哲学家。他是终身不娶的学者。主要著作有《综合哲学体系》等。
⒇ “实用主义” 即实验主义,现代资产阶级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主要代表有美国的皮尔斯、杜威等。其基本观点是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主张有用即真理。
[21] 哭竹 三国时吴国孟宗的故事。唐代白居易编的《白氏六帖》说:“孟宗后母好笋,令宗冬月求之,宗入竹林恸哭,笋为之出。”卧冰,晋代王详的故事。《晋书·王详传》说,他的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详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尝秽,南朝梁庾黔娄的故事。《梁书·庾黔娄传》说,他的父亲庾易“疾始二日,医云:‘欲知差剧,但尝粪甜苦。’易泄痢,黔娄辄取尝之。”这三个故事都收在《二十四孝》中。
[22] 《孝经》 儒家经典之一,共十八章,孔门后学所述。汉代列入“七经”之一,后来又列入“十三经”
[23] “学于古训” 语见《尚书·说命》。
[24]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语见《孟子·离娄》。据汉代赵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作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原标题:“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采访对象:王燕生,1951年生。北京市人大附中学生,1969年1月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住同一孔窑洞。当年底参军入伍,复员后曾在工厂和科研单位工作。1993年出国留学。2011年退休前在外企任职。

采访组:本报记者邱然黄珊陈思等

采访日期:2016年5月11日

采访地点:中央党校电视台演播室

采访组:王燕生同志,您好!很高兴采访您,请您讲一讲当时知识青年下乡插队的大背景。

王燕生: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的文章,公开发表了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那个时候,全国各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达毛主席的指示,大家熬着夜上街游行,敲锣打鼓。

我是人大附中的,家在农科院。原本我想年底征兵的时候去参军,但毛主席指示一下来,我考虑还是响应毛主席号召,去当知青。我们那一批知青里面,大部分人去插队都是因为听了毛主席的指示,可能还有家庭、个人所处的环境等因素。

采访组:您还记得离开北京去插队的情形吗?

王燕生:北京知青是从北京站坐专门的列车走的,来送行的人特别多。我记得自己从北京站上火车的时候,我父母没来,是我的兄弟姐妹来送我的。当时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忘记自己是否哭了,来送我的家人可能哭了。我们乘坐的那列火车,车厢里面是一个个的格子,每个格子里面坐七八个知青。

那时候坐火车可到不了梁家河,连北京直达延安的火车都没有,我们是从河南绕过去的。我记得是在陕西铜川下的火车,在附近住了下来,住的地方没有床,我们就把稻草铺在地上,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我们坐大卡车到延安,在那里住了一个晚上。第三天,我们坐大卡车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文安驿公社在公社大院请下乡知青吃了一顿饭,用大笼屉蒸的白馍,还有猪肉炖菜。知青们围成一圈,蹲在院子里吃。我们这些从北京来的孩子觉得这些饭菜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后来,经历了插队的艰苦生活,回想起那顿饭来,真是了不起。当时公社为了招待我们知青,拿出了他们能拿出来的最好东西。

我们知青在文安驿公社大院里吃饭时,很多老百姓都趴在墙头上看。当地老百姓很淳朴,一听说北京来的知青,都说是“中央来的知青”,“毛主席身边来的人”。吃完饭以后,开始集合,念名单,各村来接各村的知青,这时候我们才知道被分到了梁家河。梁家河的人来帮我们搬行李,我们就给人家递烟。农民看到我们给的是过滤嘴香烟,都是双手接烟的。当时,我们给的烟都是牡丹、中华,也有大前门。大前门虽然在北京属于很一般的烟,但在农村算是非常高档了。

采访组:你们是怎么从文安驿到梁家河的?

王燕生:来接我们的梁家河村民,帮着把大件行李和箱子放在毛驴背上和平板车上,很快就堆满了。剩下的都是小件行李,村民们就帮忙拎着。行李堆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棕箱,一位叫张太平的社员觉得这个箱子比较小,拎着就行了,不用放在平板车上了。谁知,他拎起来之后就大声说:“这个小箱子看着不大,咋这么沉啊?”我最初也不知道那是近平的箱子,后来才知道是他的,里面装得满满的都是书。

就这样,梁家河的社员和我们一起走到了梁家河村。到村里时,天已经快黑了。

到了梁家河,由于我们知青的灶还没开起来,晚饭就到各家各户吃派饭。村民家里都点着煤油灯,让我们上炕吃饭。我吃派饭的那户村民给我做了饸饹面。我吃的时候,在饸饹里发现了一丁点儿羊肉沫儿。我当时还觉得肉少,后来才知道,农民过年才能吃这个。

我从村民家里出来,村民说送我回去,我说不用送了,结果一出门,外面没有路灯,黑咕隆咚的,我两眼一抹黑,还真找不到我们住的窑洞了。等我找到了窑洞,近平他们吃饭也都回来了,我们一交流,各家各户的派饭都做得挺好,有高粱面的饸饹,有馍馍片。

我们六个人要在一铺炕上睡觉,当天晚上分铺位。杨京生爱干净,离灶台远一点,住在靠窗户的第一个。雷平生的母亲在延安待过,她告诉雷平生离灶台近的地方暖和,他就睡在离灶台最近的铺位,结果那个地方太热,把被子都给烤糊了。近平没有刻意选,就在雷平生旁边的铺位住。

采访组:当地有的社员说,你们到梁家河之后,拿出面包来喂狗,在那个粮食匮乏的年代,他们有些不理解。您了解具体情况吗?

王燕生:其实这是一个误会。我们下乡时,每个人都可能随身带一些吃的、用的。有人带了面包,可是在路上走了好几天,面包一直都捂在包里,到梁家河的时候就发霉了。发霉的面包就不能吃了,人吃了会拉肚子的。村里的狗都不怎么拴,随便乱跑,跑到我们院里的时候,我们就把发霉的面包拿出来喂狗了。刚到梁家河时,我们和村民彼此还比较陌生,接触少,互相不了解情况,所以就出现了这个小误会。后来,我们和村民渐渐熟悉起来,就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误会。

采访组:你们几位知青,初次从首都北京到陕北农村生活,经历了哪些困难?后来是如何适应的?

王燕生:一开始觉得很不适应,我们毕竟都是大城市里长大的,觉得陕北农村的生活各方面都太艰苦,太原始,什么都不方便。现在我倒是觉得,年轻人多吃苦,多体验,对成长有很大好处。

讲到生活方面不习惯的地方,我就想起以前我在电视上看到近平接受采访,谈到“过五关”的时候,一讲到“跳蚤关”,我就笑了。这是一种会心的笑,只有我们这批人才能讲出这样的话。这让我想起我们当时所经历的“磨难”。近平讲得非常真实,没有经历过那种生活的人,说不出来这些细节。

我们刚到陕北,身上就开始长大疙瘩,那时候都不知道是跳蚤咬的。这种包比蚊子叮得还严重,我们用手反复地挠,挠得多了就挠破了,流血。当时的被子都不像现在,是没有被罩的,我们的白色被里上粘得都是血点。身上的这些包,挠破了就疼,不挠破就特别痒。我们问村民,他们也说不明白怎么回事——当地人都没有这个毛病,北京娃娃来了怎么就得这种病呢?

有些知青就往家里写信,也没有说明白,就说身上总是起很痒的大包,家里回信就猜测说,可能是水土不服吧。到了后来,我们才发现是跳蚤咬的。在陕北农村,家畜家禽的身上都有跳蚤和虱子,窑洞里四面都是黄土,地面不像现在铺地砖,当时都是压实了的黄土地面,跳蚤在里面很容易滋生、繁殖。而当时的生活普遍贫困,北方农村的老乡,一年到头也不洗澡,冬天穿着大棉袄、大棉裤,棉衣的缝里面都是虱子、跳蚤。后来我们告诉老乡,我们身上起的包是跳蚤咬的,他们还不相信,不停地说:“我们咋没事呢?”其实,他们在这个环境中已经适应了,身体对虱子、跳蚤的毒素已经有了免疫力。

采访组:在那样的环境中,你们的个人卫生问题怎么解决?

王燕生:我们六个人住在一个窑洞,一铺炕上。一月份是严冬,陕北这边腊月里非常寒冷,但是屋里的炕烧得很热乎,我们六个人挤在一起,觉得挺暖和,挺好,也不觉得十分难熬。冬天,我们没法洗澡,也不觉得有多难受。但刷牙是个习惯,不刷真是不舒服,因为我们都是从幼儿园开始就刷牙的。村里肯定买不到牙膏,到了文安驿也不容易买到牙膏,但能买到牙粉。这样,刷牙的问题就解决了。

天气转热,上山干活回来出一身汗,又长期没条件洗澡,我们就觉得很难受。像我,在北京从小就住公寓楼,家里有卫生间,能洗澡,虽然当时北京的条件也不好,没有热水器,但我家的楼房,一个星期能供应一次热水,所以每周至少能洗一次澡。然而到了陕北,就没有这个条件了。

我们都想洗澡,于是就一起到村里一条沟下的井边去冲凉。我们都穿着游泳裤下了沟,把水从井里打出来冲一下。那个井旁边有个跨沟的小桥,也是梁家河村的交通要道。后来发现过桥的大姑娘小媳妇,见到我们都捂着嘴就跑,还有那些年纪大一些的妇女,就指指点点地笑话我们。后来到劳动的时候,村里的妇女就笑话我们说:“你们这些大娃娃,也都快成大人了,咋能在村里光腚呢?人家婆姨都不敢看你们!”旁边那些婆姨就哈哈大笑,我们就解释说:“我们哪敢光腚,都穿着游泳裤呢!”她们都一脸茫然,说:“游泳裤是啥?”原来她们都不知道游泳裤,像城里那种游泳池,她们没见过。知道这个情况之后,我们就不在井边冲凉了。

采访组:你们吃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王燕生:最初,村里派石春阳的父亲给我们弄柴、做饭。不久,我们知青就得自己做饭了。做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烧柴,我们在北京用蜂窝煤,没有烧过柴,对砍柴的理解仅仅局限在书本上,以为只要拿着斧子、柴刀去山上砍柴就可以了。可是真正在梁家河解决烧柴问题,却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那里的黄土地很贫瘠,山上没有什么树,我们只能把草根一点一点地搂回来当柴烧。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生活真艰难,做饭还要为烧柴发愁。

我们知青下乡的第一年是吃国家供应粮,但还要靠自己劳动,不仅要去拉粮食,回来还要自己加工粮食。我们费很大劲,把粮食从文安驿拉回梁家河,有麦子、玉米、小米、高粱等。但是这些粮食是半成品粮,我们住的那个窑洞前面有个碾子,我们用毛驴或骡子拉那个碾子,加工粮食。比如玉米粒,就要用碾子碾成玉米碴子,煮粥吃;或者用磨盘磨成更细的玉米粉,可以做团子吃。一开始我们干这些活都是很费劲的,赶不好毛驴,拉不好磨,加工粮食耗费很多时间。所以我们就先吃那些容易加工的粮食,比如小米不用加工,直接做小米饭就吃了;玉米,碾一碾就能吃了;到了最后我们才吃麦子,因为麦子加工起来最麻烦。

采访组:您能讲一下你们当年在梁家河劳动的情况吗?

王燕生:刚到梁家河,我们就在基建队,主要任务是打坝、拉土,我们在北京都没有干过这样的活儿,干得不熟练,村民就手把手教我们。千万别小看这些简单的体力活儿,如果掌握不好技巧,就干得又慢又费力气。起初,我们连挑水都挑不好。陕北的扁担是用两根又扁又长的木棍绑在一起做成的,立起来有一人多高。这种扁担不像南方的竹扁担,竹扁担挑东西时会产生形变从而起到缓冲作用,而木头扁担特别硬,没有形变,把所有重量结结实实地压在肩膀上。我们用扁担挑着两个木桶到井边,把水挑回住处,再倒进水缸。刚开始,我们用小木桶挑水都挑不好,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掌握不好平衡,不是往前就是往后了;二是肩膀受不了,扁担把肩膀硌得生疼,从井边到窑洞,不算远的路,要歇好几次。几趟下来,肩膀就被磨破了皮。但第二天水缸里没水了,还是要去挑水,磨破皮的肩膀火辣辣地疼。

到了春天,劳动就真的开始“上强度”了。刚开春时,夜还长,六点多钟,天还没亮,村里就开始喊:“上山受苦去喽!”开春农忙,就是要起这么早,我们急匆匆爬起来还得刷牙。村民没见过刷牙,说:“这帮北京来的娃娃,一到早上就口吐白沫!”洗漱完毕,我们就开始跟着农民整地、送肥,不会干也要跟着干。

我们这些挑水都挑不好的知青,到了农忙的时候就得往山上挑粪,这是又累又脏的活儿。挑粪的筐比较浅,里面装满沤好的农家肥。我们挑着粪上山,不但路远,而且还要走那种“之”字形的羊肠小道,山路又窄又陡,所以劳动强度很大。我们不想被落在后面,在路上就使出了全力,尽量走快一些,结果力气很快就用完了,再干后面的活,就没有什么力气了。慢慢我们就发现,农民上山的时候并不是健步如飞,而是慢悠悠的,因为他们一天到晚都要干农活儿,就像长跑一样,不能一开始就冲刺,必须要保存体力。

夏收的时候,我们到山上去收麦子,麦地离村子大约五里路,并且是在山上比较高的地方。麦子割好以后都是一捆一捆地码放着,往回挑的时候,扁担一头担一捆。挑麦子更累,一是因为距离远,路不好走;二是因为无论多远,中间都不能休息,因为一旦把挑子放下,一捆麦子在地上一墩,麦穗就会散落,当时亩产不到一百斤,如果在往回挑的途中掉几斤麦穗,损失是非常大的。所以,挑麦子只能换肩,不能把扁担卸下来休息。五里山路,挑着麦子,经常要走一个小时,那也算是快的了。

近平当时是我们村知青里年纪最小的一个。这些农活对他来说,真是难上加难。那时我们学犁地,虽然看着简单,人家都是一个直线就过去了,但是我们一弄,就是歪七扭八。近平最初和我们一样,干农活也是很不熟练,但他从不服输,吃了很多苦之后,他干活也熟练了。我离开梁家河以后,听到他当了村支书的消息,还是有点吃惊的,没想到他在农村扎根了。

采访组:习近平和你们住在一个窑洞里,平时业余生活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王燕生:平时劳动归来,我们就在窑洞里听收音机,有时候村里的同龄人来找我们说话。我们这几个知青,跟梁家河的老百姓关系都很好,我们不仅从来没有发生过矛盾,没吵过架,没打过架,而且关系非常亲密。

我们平时在窑洞里看书,就用那种墨水瓶做的煤油灯来照明。有时我们也横七竖八地躺着聊天,唱《外国民歌200首》,当时那本书还有手抄本,我们学唱里面的歌曲。

近平带了很多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静静的顿河》,是四本硬精装的大部头,我借来看了一段时间,这也是我第一本认认真真、从头到尾读完的世界名著。2013年,我在网络上看到近平在访问俄罗斯的新闻报道,他提到了很多名著,其中就有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

有一件有趣的事,就是我们的房东张太平结婚,我们知青去闹洞房。那年的春节前后,梁家河有三家结婚的,一个是张太平娶刘金莲,村民让我们几个知青都坐在炕上,称呼我们是“中央来的”,把我们当上宾款待,让新娘子给我们点烟。其实,我们也没怎么闹,因为我们对农村闹洞房的习俗也不懂,就是跟着凑热闹而已。在农村,生活都比较平淡,像房东家娶媳妇这样的新鲜事,我们这些年轻小伙子肯定要去看看的。

过了几天,沟对面有一家结婚,他家的成分是富农,因为他有一群羊,所以被划为“羊富农”,但是他家结婚也挺热闹,梁家河的老百姓都很朴实,不管上面“阶级划分”的那一套。

第三家结婚的是张卫庞家,他是到梁家河的上门女婿。没多久,我们就和张卫庞熟悉起来。有一次,我跟张卫庞开玩笑说:“我还比你早到的梁家河。”张卫庞笑着说:“是,是!”张卫庞的岳父是村里的老书记,也是一位老革命,为张卫庞操办婚礼之后,没两年就去世了。那时我已经离开梁家河了,后来听说,近平专门到张卫庞家里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

当年还有一件小事,我记不太清楚了,有机会可以考证一下。我们几个知青在插队时有一张合影,所有人都在照片里,只有近平没在照片里。当时具体在什么情况下拍的这幅照片已经记不清了。后来,我们都很奇怪,为什么会没有近平?有的知青记得当时情况,说:“这张照片就是近平给咱们照的!”

采访组:您觉得插队生活艰苦吗?这段知青岁月,对你们有什么影响?

王燕生:我想,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插队生活,对于我们这些知青来说,主要是体力上和生活上受的苦,我们像农民一样在黄土高原贫瘠的土地上劳动,缺吃少用,甚至还要为烧柴发愁。而对于近平来说,这还不是主要的,他精神上所受到的痛苦和压抑,比体力上和生活上受的苦更大。

我们这一拨北京插队知青,八一学校的学生居多,干部子弟和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弟多一些。具体到我们几个知青里面,近平的父亲习仲勋级别是最高的,在受迫害之前是国务院副总理。其他人的父母,级别都不是很高。我的父亲是一个北京司局级干部,在“文革”时期,我的家庭遭遇的冲击和我在精神方面遭受的压力就没有近平他家那么大。

我们不难想象,近平所处的家庭环境,与插队下乡的艰苦生活比起来,会有多么大的落差。

1970年,召开九届二中全会期间,我们几个知青都在窑洞里听收音机,当广播里宣读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名单的时候,近平在特别认真地听。结果名单里面没有出现他的父亲习仲勋的名字。当时,近平虽然没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到他的情绪是比较失落的。他这个人比较坚强,不会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或者倾诉自己的苦闷,但是我们能理解他的心情:敬爱的父亲已经受到了九年的迫害,至今仍命运未卜;母亲也过着受审查、挨批斗的生活;自己和兄弟姐妹们的头上还戴着“黑帮子弟”的帽子;好好的一个家庭四分五裂……这些,对于他,一个17岁的男孩造成多么沉重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况且,一两年之内,跟他一起来插队的知青陆续都走了。我们都是先转回老家插队,再从老家当兵走了,因为我们的父母都是从老家参加革命,孩子要当兵比较容易。而且当兵这个出路是非常好的——那个年代,当兵是最光荣的,社会地位也是最高的。

然而,习仲勋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解决,他的家庭受到的冲击太大了。要寻找一条从梁家河走出去的路,对那时的近平来说,实在是太艰难了。这种困境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是一种精神上的磨难,这种苦远远超过了体力上和生活上的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近平没有消沉。他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一待就是七年。在这七年时间内,他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

后来,近平在接受采访时讲到了刚插队时的迷茫和后来的转变,这些我都非常认同,他讲得非常实在。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每个人也都有一个砺练和成长过程,没有“天生伟大”这一说。这也就是近平所说的“过五关”当中的“思想关”。

采访组:能谈谈您对习近平说的“思想关”的理解吗?

王燕生: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插队下乡这一代人,亲身体验过农村艰苦日子,亲眼见过中国最贫困、最原始的生活。

对近平来说,他所经历的,远远不止这些。在“文革”期间,父亲被迫害,他被扣帽子、被歧视,被困在陕北穷山沟里,忍受着各种各样的不公平。然而,近平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他从一个迷茫的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成为一个饱尝人生酸甜苦辣的青年,胸怀为民谋福利的抱负,这就决定了他所走的人生道路的不同。

近平后来返回北京上学,又有了前途光明的工作,但他却放弃了看似更平坦舒适的道路,反而下沉到基层、沉至社会实践的最前沿去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走得很充实。这是有大抱负、有大气魄、有大本事、有大勇气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

按照一般人想法,家里帮忙安排一个好工作,选择又清闲又待遇优厚的公职,或者出国留学,甚至移民国外,享受高福利……做这些轻而易举的事情岂不更好吗?为什么要到又苦又累的基层呢?近平选择走这条路,与他“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抱负是有直接关系的。

我们这个国家,正是因为有一批近平这样的人——未必都是领导干部,可能是工人、农民、教师、医生,无论是不平凡的人,还是平凡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热爱这个国家,愿意穷尽毕生为她而奋斗。所以,中国才会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快的发展和这么大的进步,而且有这么美好的未来。

很多人都听说过“末劫”与“末法”这两个词,那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说一说“劫”字。“劫”字是个典型的神传会意字,是由“去”和“力”两个字组成,表面译就是“去力”的意思。去什么力?去的就是业力,这是佛教中的用语,也叫消除人类的罪业,这是从字面理解。

 

 

其实,这个“劫”字还是一个时间量词,在佛教中,一劫如果用人的时间概念就是上亿年。人有生老病死,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同样,地球,乃至宇宙,也有成住怀灭。人是百年左右,地球是1亿年,更大的天体则是更长达几亿年,再大一层的天体可能达亿亿年,不一定准确,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一般的,如果人遭遇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往往就说某某遭遇了一劫。这个“劫”是魔难、遭罪的意思,是小劫,包括人的死亡。因为遭罪受苦了,就可以消除人的罪业。佛为什么讲“苦行”?因为人只有吃苦才能还人在轮回转生中欠下的业债,也叫消除“业力”。债全还完了,才能修成正果,佛教叫“功德圆满”。 这个“功德圆满”具体意思,我稍后会讲给大家。

 

 

那真正的“末劫”指的是什么?我告诉大家,就是一个地球年龄1亿年走到尾声。每在“末劫”时期,地球包括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要全部毁掉,因为一切都败坏了,尤其是人类。然后,重新生成地球,开始新的人类与文明。

 

 

今天,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末劫”时期,还是一个“末法”时期。那什么是“末法”时期?就是在这个时期,不仅地球又走到了1亿年的尾声,更大一层的天体、更多无量无际的众生,也将走入“灭”的时期。

 

 

如果说,一般的“末劫”时期,是掌管人类的神佛主动解体、销毁又重建地球人类生命的过程,那这个“末法”时期就是不仅地球人类面临销毁解体,而且那些掌管人类的神佛也处于面临解体销毁的危险境地。很多人听说过“现世报”这个词,意思是“现世现报”,就是做了坏事马上就遭报。这个时候,就是神佛关切人类、管人的时候。现在,为什么“现世现报”越来越少?恶人干了那么多坏事还不遭报?告诉大家,就是因为这是“末法”时期,在这个时期,那些掌管人类的神佛都自身难保,谁还管人类呀?这才是人所以能延续到今天这样十恶毒世的根本原因。

 

 

因为“末法”时期牵扯到更大范围天体、甚至无量无际的佛道神都将坏灭,更高层次的神佛慈悲使然,所以才有了宇宙净化与正法。

宇宙万法随业力而运转,佛法也一样随众生业力、因缘而有生灭。
  据佛经说释迦佛的法运是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从佛法原理上讲,这种划分是根据众生共业、众生心念的特征而划分,所以是相对的。正法时期也有末法众生,甚至在佛讲经现场都能当场退席;末法时照样有正法弟子能够悟佛知见,依教而行,广行菩萨道,弘扬了义佛法。
  有人说:「在末法时代的众生,即使有修也无所证。」也有人说:「在末法时代不可能有人开悟,只有单修某种法门才能成就;若修其它法门,则离道愈远。」于是让大众不免无所适从甚至感到悲观。
我们不妨从正法、像法与末法的定义──以众生发心学佛的因缘与其所修学之法门,来分辨何为正法、像法与末法?这样我们才会做出理智地选择:
  正法时期——正法为释迦牟尼佛出世到涅槃后一千年。特征是修道证果者很多,佛法坚固、纯正,众生善根福德深厚,功利思想较为淡薄,对一切善法易生出信解和信心。比如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代也是中国“夜不掩户,路遗不拾“的时候,那时候社会风气较好。
  像法时期——像即佛像,是以佛像、佛经等来表正法(相似于正法)。人们根基较为纯正,修道证果者相对较多,但佛法已经慢慢开始分化、流变。时间也为一千年。
  末法时期——教法从衰微到灭亡时期。佛法分化、流变渐渐会变得严重,社会风气不好,信外道、邪师传法的人多于信正法的人。很多人喜欢谈感应,希望佛、菩萨多给自己一些甜头。不用心于如何断除我见、我慢,努力于自我肯定与增长。虽然「法会」很多,却是有「会」而无「法」。时间为一万年。
据经书记载,我们这个三维世界在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和未来星宿劫三大劫中各有一千尊佛成就,每当一尊佛入灭后,要经历相当漫长的岁月另一尊佛才会出现于世。据《现在贤劫千佛名经》记载,我们现在这一劫叫做贤劫,释迦牟尼佛是贤劫出世的第四尊佛,而后贤劫的第五尊佛弥勒佛才会出现于世。
  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如是处兜率陀天,昼夜恒说此法,度诸天子,阎浮提岁数五十六亿万岁,尔乃下生于阎浮提”,这里的阎浮提,指的就是指我们地球人居住的空间。“亿”是古代的计数单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千万”,因而“五十六亿万岁”相当于现在的五亿六千万年,并非是什么“另外空间”的时间;至于那些鼓吹末日论之流,结果无不落个预言破灭丢人现眼的下场。从历史上看,凡是宣扬地球末日者,统统都是外道邪说的自编自演,无非想浑水摸鱼兜售私货;这一点请大家切记;在下一尊弥勒佛化现之前,地球一定安然无虑!末法时期,切不可信那些自称为佛菩萨转世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名气。
再看佛是怎样预言末法时期现象 “舍利弗,如来在世三宝一昧,我灭度后分为五部。舍利弗,恶魔于今犹尚隐身,佐助调达,破我法僧,如来大智现在世故,弊魔不能成其大恶。当来之世恶魔变身作沙门形,入于僧中,种种邪说。令多众生入于邪见,为说邪法。”《佛藏经》
  时间和空间是需有参照物的相对概念,在我们看来,释迦牟尼佛已涅槃两千多年了,而在另一些空间的生命看来不过几个月或几天。对于业障较轻、乐于精进修学的众生,永远都处在正法的当下。明心开悟的同时,就证得四种涅槃之一的自性清净涅槃,随时随处可以看到如来法身的“现身说法”。因此,李洪志说“现在是末法末劫的最后时期”纯属信口开河,还说释迦牟尼涅槃太久了,他的法已度不了人,这既是对佛学的无知,也是为了推出他自己所做的铺垫。
  三乘佛法中,小乘佛法以“四念处”“五停心”现观五蕴十八界之虚妄从而断除我见为入门。四念处就是体观我们的身心,是无常、非乐、不净、无我,虚伪幻化;因而产生厌离心。大乘佛法则以亲证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为入门,然后转依此心进入般若之门行菩萨道为主修,《金刚经》所指的空性如来藏“般若波罗蜜多”,一切诸佛皆由此出,这是一切生命的的本来面目,缘起性空只是世俗谛,依胜义谛而有,反映大千世界的客观规律,末法时代仅是刚开个头,还有八千年,何况末法一万年是指众生的共业所致,共业中还有个业、别业,因果可变,诸行无常,法由心生,路在脚下,一切都事在人为。只要佛子如理如法,利益众生,维护正法,他就处于正法时期。否则,即便生在佛在世的正法时代,若不肯如法修行,反而附和外道,则是自处末法自我淘汰。因此,一个人的法运如何,与时代的关联并不直接成因果,全在于自己的心。

Page 4 of 23

网站介绍

观光网,一份认识世界的旅游杂志。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图片文章

消息订阅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 订阅我们最新消息。